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農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范文

    農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3 15:42:14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農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農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篇1

    關鍵詞:白色污染;危害;防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blem of white pollution and the deteriorating of humans on the environm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liminate white pollution.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white pollution and harm, put forward some preventive measures, I believe that in the near future, white pollutants from our side will disappear.

    Key words: white pollution;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圖分類號:X5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產量急速增加。近幾年來,塑料制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等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不可否認,塑料方便袋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著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壞了市容環境,危害人體健康。廢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吸收,進入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制品,給垃圾綜合利用帶來困難。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為全社會面臨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一、什么叫白色污染

    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們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種高分子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動時聲音發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則較柔軟,抖動時無發脆聲音;發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燒時有濃煙)。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塑料進入廣泛實用階段。由于塑料具有很多優點:它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加工方便,質地輕巧,因此塑料一問世,便深受世界歡迎,它迅速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制成碗、杯、袋、盆、桶、管等。塑料被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塑料的普及被譽為白色革命。

    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境中,給景觀和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它們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我們學校,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校園的美觀。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 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3月20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2001年第1號消費警示:當溫度達到65°C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因此,2001年4月23日,國家經貿委了〈〈關于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告〉〉,要求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

    2、 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2000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200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 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 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

    總結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實踐經驗,結合目前“白色污染”現狀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游、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采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盡快制定頒布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篇2

    塑料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是一種較為新型的工業材料,由于它具有質量輕,耐腐蝕、強度高,容易加工成型,且價格又低等優勢,所以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塑料進入了廣泛實用階段,塑料的問世,深受世界歡迎,它迅速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斷地被制成碗、杯子、方便袋、編織袋、盆、桶、管等。由此塑料被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塑料的普及被譽為白色革命。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境中,給環境和景觀帶來了很大破壞,由于塑料包裝物大多是白色,它們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據有關部門統計,僅以一次性塑料膠泡沫快餐盒為例,我國全年消耗量達4億至7億個。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管理和處理,對環境造成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兩種負面效應。

    1.“視覺污染”是指散落在環境中的塑料廢物對市容、景觀的破壞。如散落在自然環境、鐵道兩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發泡塑料袋,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

    2.“潛在危害”是指塑料廢棄物進入自然環境后難以降解而帶來的長期的深層次環境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常用塑料餐具,影響人體健康

    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溫度達到65℃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癥。

    2.2使土壤環境惡化,影響農作物生長

    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不但長期不腐爛,而且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2.3焚燒廢舊塑料,造成二次污染

    如果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還會釋放出多種化學有毒氣體,其中有一種叫二惡英的化合物,毒性極大,它進入土壤中,至少需要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即使在攝入量很小的情況下,也能使鳥類和魚類出現畸形和死亡,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同時對人也有很大危害。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2.4占用大面積地,污染周圍環境

    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水體,危害周圍環境及飲水安全。另外,塑料易成團、成捆,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設施、城市設施故障。

    2.5任意儲存堆放,構成火災隱患

    白色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物,如果天然堆放就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一遇明火或自燃,極易引起火災,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2.6使臭氧層變薄

    “白色污染”經過太陽的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氣層,大氣層上面是臭氧層,這樣使臭氧層的氣體逐漸變薄。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1.世界各國面對“白色污染”各出奇招

    歐洲的很多國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購物袋的辦法控制購物袋的使用量,事實證明,運用經濟杠桿應對“白色污染”是個有效的辦法。

    美國的舊金山是美國第一個封殺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國舊金山市議會通過一項法案,限令舊金山超市、藥店等零售商店,分別在6個月和一年內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實施這項禁令后,每年將節省45萬加侖的石油,也省卻了1400噸垃圾填埋的麻煩。韓國政府從1999年起要求全國商場超市不在免費提供塑料袋和紙質購物袋。法國將從2010年元旦起,在全國范圍內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將分階段停止使用塑料購物袋,這項計劃將于2008年底前開始實施。

    2.為了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又該如何防治“白色污染”呢

    2.1強調全民行動起來,響應號召,盡量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袋。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由于質量輕,難以洗干凈等原因,造成回收成本高,難以有效利用。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由于使用面非常廣、很薄等原因造成環境中污染物隨處可見,回收困難。所以我們可以考慮改用溫馨可愛、結實耐用、可長期使用的環保布袋。

    2.2強調廢舊塑料的回收、分類、加工,使有限的資源循環利用

    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廢塑料并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徑。清潔的廢塑料制品,可重復使用、造粒、煉油、制漆、做建材等。如果從垃圾場重新分類揀塑料制品,則費時費力,因此一定要在塑料制品進入垃圾場之前,將其分類、回收。廢塑料回收后,在進行分類、清洗后再通過加熱、熔融,重新加工成為制品。目前,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由于重視對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已經實現了塑料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環,白色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2.3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地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

    增強全民環境衛生意識,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并利用新聞媒介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及危害,使人們能夠積極參與廢塑料的回收,提高全民的環境衛生意識。

    篇3

    關鍵詞:農業面源污染;現狀;治理措施;鹽都區

    中圖分類號 X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1-02-113-03

    鹽城市鹽都區位于江蘇中部偏東,地理坐標為北緯33°07′~33°28′,東經119°41′~120°23′。近年來,該區農村經濟發展迅速,2012年實現糧食產量63.3萬t,油料產量1.4萬t,生豬養殖數83.6萬頭,家禽飼養數2 140萬只,肉類產量6萬t,水產品總量10.0萬t;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4.14億元,占GDP的31.1%;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2 837元[1]。雖然鹽都區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許多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由農業面源造成的污染問題更為突出。為了促進該區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通過現狀調查研究,對該區農業面源污染成因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對鹽都區農業面源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 農業面源污染現狀

    1.1 化肥、農藥污染 近年來,雖然該區在化肥、農藥污染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農業化學品污染尚未從總體上得以控制,用肥結構不合理、施肥噴藥方法不科學等現象仍較為普遍,施用強度大、頻率高、流失快等問題較為突出。根據鹽都區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分析報告[2]顯示:該區年使用化肥折純量34 454.71t,其中:五氧化二磷5 384.38t,氮肥29 070.3t;農藥施用總量約159.5t。據研究,化肥中氮肥的利用率為25%~30%。磷肥利用率為10%~20%,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僅近30%殘留土壤層,約30%~40%進入水體。農藥施用量僅有10%~20%附在植物體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1]。從上面分析可知:鹽都區每年約有11 628t氮肥、2 154t磷肥未被作物吸收利用隨著地表徑流進入水體,造成河流水體富營養化。過量施用化肥、農藥還會導致農產品中農藥、重金屬、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殘留超標,不僅使農產品質量下降,而且對農產品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1.2 畜禽養殖業污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禽產品需求量不斷增加,促使了該區畜禽養殖業迅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該區年畜禽養殖業糞便產生量16.11萬t,尿液產生量3.3萬t,總氮排放271.26t,總磷排放65.79t,化學需氧量排放5 022.83t,銅排放643.43kg,鋅排放2 459.12kg。集約化的養殖使得某些地方畜禽糞便的產出量已經大大超出了當地農田可承載的最大負荷,使畜禽糞便的處理失去了出路,造成了畜禽廢棄物堆積和集中排污問題,加之絕大多數畜禽養殖糞便處理設施建設不到位。許多養殖戶直接將畜禽的糞水排放到溝渠中,造成附近河水水質污染及地下水中的硝酸鹽、氨氮等因子超標,對周圍環境產生了嚴重污染。

    1.3 水產養殖業污染 該區地處里下河水網圩區,水產養殖業十分發達,但飼養管理不當。致使大量飼料、藥物的流失。使水體受到一定污染。該區水產養殖面積6 127.25hm2,年排入外部水體量133 088 770.463m3,飼料總使用量55 244t,藥物總使用量556.117t,肥料總使用量2 318.73t;網圍養殖面積占該區可利用水面的18.3%,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中占農業源排放量的34.8%,水產養殖使水體氮磷增加了223.5t和43.8t。從以上數據分析表明:大面積的水產養殖削弱了河流湖泊調控能力,破壞了水體生態平衡,也是造成了河流水質富營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農作物秸稈污染 農作物秸稈既是農業的主要副產品,又是傳統農業的基本生產要素。該區各類農作物秸稈總量在50萬t,其中禾本科糧食作物秸稈45萬t,油料豆類秸稈5萬t,利用總量為46.5萬t,秸稈綜合利用率為93%。農作物秸稈以前是農村能源的主要來源之一,被廣泛用作飼料、肥料和燃料,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稈不再是農村的主要燃料,大量秸稈被焚燒,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煙塵等有害物質,使大氣受到嚴重污染,造成空氣質量下降,影響人體健康;隨著近年來國家農田秸稈禁燒力度的加大,又使得大量的秸稈被堆放在田間生產溝內,經過日曬、雨淋發酵后產生大量污染物質流入河中,引起河流水質下降。

    1.5 農膜污染 農膜是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生產資料,農膜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該區農膜年使用量9 500t,其中地膜約1 480t,地膜覆蓋栽培面積1.33萬hm2以上,種植業地膜回收率85%以上,約有220t的殘留量直接丟棄在田間,成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白色污染”。研究表明,農膜在土地、水體等環境中不易降解或難以降解,會造成耕地理化性狀惡化,通透性變差,阻礙了土壤水肥的運移和土壤微生物的生長,抑制了作物的生長發育;加之降解之后產生有害物質還會導致生物富集,進而引起農業產品的污染,引起致突變等問題,影響了農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并嚴重影響到人類健康[2]。

    2 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農業基礎、技術條件和行政管理等各個層面,由于受農村經濟的制約,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成為一項難題,不能套用治理工業污染的手段,必須采用切合農業特點的治理方法和管理措施。

    2.1 科學制定規劃,確定控制目標 針對該區實際情況,在農產品生產基地嚴格控制農、牧、漁業生產活動,控制使用農用化學品,禁止排放養殖污水,防治水產養殖因密度過大造成水質惡化。在一般控制區要優化農業生產和投入結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逐步降低農業面源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到2015年,力爭該區農業結構實現有效調整,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其中:主要農產品中有機及綠色產品比重達70%,化肥、農藥使用強度分別降低到250kg/hm2(標氮計算)和2.0kg/hm2以下,規模養殖場畜禽糞處理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及農膜回收率分別達到95%、95%、90%以上。

    2.2 實施生態農業工程,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結合該區國家級生態區創建,大力實施生態農業建設工程。在立足該區農業資源特點與產業基礎上,在潘黃仰徐高效農業園區推廣養殖+沼氣+種植模式生物鏈生態工程,在郭猛鎮省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推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在大岡鎮建立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工程,在大縱湖實施水草―貝類―水產養殖的互生共利的生態養殖模式,在北龍港、義豐和樓王鎮推廣稻田養蟹、魚、蝦,同時生產綠色、有機大米生態養殖模式。通過上述一系列循環經濟模式的生態工程實施,可在全區域范圍內建成一大批有機、綠色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扎實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進程,有效促進農業生產方式改變,減少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3 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減輕農業自身污染

    2.3.1 大力推廣平衡配套施肥技術 農田要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培肥土壤地力;控制和減少氮肥用量,協調氮磷鉀施用比例,達到1∶0.45∶0.35,增加施用硅肥、硼肥、鋅肥等,逐步淘汰易揮發流失化肥品種,推廣高濃度的復合肥及作物專用配方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2.3.2 合理施用農藥 在農藥使用上,要堅決執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采取農業、物理、生物防治相結合,化學防治與非化學防治相協調的綜合防治技術,大力推廣誘蟲燈、昆蟲性信息素、防蟲網等無害化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減輕環境污染。

    2.3.3 推行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減少散戶養殖規模 推廣“養殖―沼氣池―種植”、“養殖―生物有機肥”配套等循環發展模式。

    2.3.4 加大秸稈綜合利用開發力度 積極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留高茬、秸稈氣化、堆肥、漚肥等多種秸稈還田模式,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2.3.5 大力推廣可降解塑料農膜的使用 針對該區現狀,現階段應以回收再生利用塑料農膜為主,而對于很難回收再生利用的塑料農膜可收集集中衛生填埋。大力推廣使用可降解農膜,以從源頭上防治白色污染。

    2.4 強化監督管理,提高環境管理水平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大對保護農田生態環境的宣傳力度,強化執法力度;二是建立農業環境監管體系,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境、農產品質量、農業投入品管理機制和長效監管制度;三是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加大對農業環境監測和控制、污染源綜合治理等公益性事業的投入力度,保障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實施。

    3 結語

    防治農業面源污染不能只用單一的或是短期有效的措施,必須因地制宜地采取綜合防治措施,進行全方位治理。同時還要認識到農業面源治理是一項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只有通過全社會共同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業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篇4

    一、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

    長期以來,農民習慣使用農藥農膜后隨意丟棄包裝物,造成廢棄農藥包裝物在農田環境中長期殘留,直接污染土壤和水源,威脅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新農藥管理條例》和《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止條例》、《省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實施方案》和《縣農藥減量控害行動方案》。根據綠色植保理念,我縣大力開展病蟲草害監測防控工作,2020年綠色防控面積為3萬畝,主要推廣使用殺蟲板、生物制劑等防治措施。根據重大病蟲害防控需要,2020年我縣開展蝗蟲防控0.4萬畝。2020年設置農藥廢棄物包裝物回收點5個,農藥廢棄包裝物存儲點1個,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0.15噸。

    二、廢舊農膜回收處置

    廢舊農膜是農業生產中較大的污染源之一,停留在土地中時間長,不易腐爛,由于質地較輕,容易造成白色污染,長期以來,習慣對廢舊農膜進行焚燒,這樣既污染土地,也污染空氣,根據省州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要求,我局制定了《縣廢舊農膜回收實施方案》,2020年設置廢舊農膜回收點4個,回收廢舊農膜0.7噸。

    三、農作物秸稈治理

    我縣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我縣95%以上的農作物秸稈均是青稞秸稈,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規劃》,加強農作物秸稈管理,狠抓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耕作,加大保護性耕作栽培、秸稈覆蓋栽培等農業項目推廣力度,推動農作物秸稈還田和牲畜補充飼草利用,目前我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100%。

    四、嚴控化肥使用量

    我縣農業生產中,長期使用單一的肥料,化肥使用量較大,我局制定了《縣化肥使用零增長行動方案》,推廣配方肥使用技術,2020年推廣配方肥施肥技術0.3萬畝次,有效降低了化肥使用量,大大降低化肥使用強度。此外,我局積極推廣復合肥和生物質菌肥使用,2020共推廣使用復合肥24噸,生物質菌肥2噸。

    五、畜禽糞污處理

    我縣主要養殖為牦牛,根據省州畜禽糞污治理方案,科學規劃畜牧養殖,出臺了《縣畜禽養殖區域劃分方案》,明確了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適度養殖區。由于我縣無規模以上養殖區,目前沒有畜禽糞污綜合處理試點區。

    六、加強農村犬只管理

    農村犬只是包蟲病主要寄主,為加強包蟲病預防工作,加強動物疾病預防控制,由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犬糞無害化處理工作,按照每犬1月1片驅蟲藥發放標準,2020年為2955只犬發放驅蟲藥35460片。犬糞無害化處理2955只/次。

    篇5

    關鍵詞 農業污染;現狀;治理;對策;江蘇泰興

    中國分類號 X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2-0284-01

    泰興市現有耕地面積7.33萬hm2,總人口12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進入21世紀以來,面對巨大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泰興市農業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化肥、農藥、農膜等農業投入品的大量投入不可避免地成為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但這些農業投入品的不當使用,加上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必然導致農村環境的加速惡化,既威脅農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又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危害。為了準確把握泰興市農業污染的癥結,對全市農業(種植業)污染狀況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研究制訂有關的政策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

    1 農業污染現狀

    1.1 大氣污染

    隨著工業的發展,在化工、冶金、機械等行業生產過程中常使用酸、堿、醛、醇等化合物作原料和催化劑,這些化學物質一部分散發到大氣中,造成大氣污染。磚瓦廠和磷肥廠低空排放大量氟化物,也易造成大氣中氟含量超標。大氣中懸浮物的沉降,二氧化硫、氟氣、氮氧化物、鉛的存在,都不可避免地被作物氣孔吸收,并進入植物體內而存留于收獲物(根、莖、葉、果實)之中。

    1.2 農業投入品污染

    1.2.1 化肥。從對環境的污染角度看,氮素化肥的不當施用,雖在某種程度上提高農作物產量,但也給人類健康帶來極大的隱患。

    1.2.2 農藥。為了減輕病蟲草鼠的危害,提高農作物產量,勢必增加農藥防治次數和用藥總量。農藥的過量使用。雖然提高作物產量,但污染環境、土壤和水體,影響農(漁)業生產和農(水)產品的質量。

    1.2.3 農膜。農膜使用后,在給農作物帶來高產的同時,也會產生“白色污染”。對于破廢地膜污染,目前還沒有切實可行的處理技術。因此,“白色污染”問題已上升為農業持續發展的制約因子。

    1.3 灌溉水污染

    泰興市污水多為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水。污水灌溉既降低農產品品質,同時又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很難修復的污染。

    1.4 其他污染

    1.4.1 城市生活垃圾和固體廢棄物。該類污染廢棄物數量龐大,成分復雜。未經無害化處理而直接施入農田菜地或推入河道的垃圾和固體廢棄物,影響農產品質量。長此以往,嚴重影響耕地和地表水質量。

    1.4.2 秸草。秸草焚燒后不但損失大量的有機質,而且殺傷土壤微生物,破壞土壤結構,同時還造成大氣污染。秸草推入河道后腐爛變質,影響水質。

    1.4.3 河泥。多年來,全市絕大多數河道都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疏浚,河道中積淀的污泥數量較大,既抬高河床。又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已成為泰興市新農村建設中不容忽視的治污重點之一。

    2 農業污染對土壤質量的影響

    各種農業污染的客觀存在,必然造成潛在的土壤污染威脅,耕地質量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土壤基礎地力下降。據試驗,22年間,基礎地力產量下降1462.2kg/hm2,基礎地力的貢獻率下降了15.6個百分點。二是土壤磷素養分基本保持平衡,速效鉀含量在較低的水平上徘徊。泰興市的土壤磷素養分保持相對穩定,穩定在6.5mg/kg左右。由于前幾年沃土工程、補鉀工程的實施,土壤速效鉀含量雖有所回升,但仍處于缺鉀狀態。三是土壤理化性狀有所惡化。從近年來的典型調查來看,泰興市土壤的透氣持水能力有所下降。四是蔬菜大棚和常年蔬菜地土壤存在著次生鹽漬化現象。由于蔬菜地換茬快,產量高。存在過量用肥、用藥的現象,造成蔬菜地表層養分富集過多,表層鹽分增多,土壤發生次生鹽漬化現象。總之,泰興市耕地質量呈下降或隱性下降的趨勢。

    3 農業治污對策

    3.1 建立健全工作體制機制。營造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

    從泰興市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的現狀來看,目前此項工作仍處于一種“城管部門只管城區,環保部門只管工業企業,農業部門則無力管理”的尷尬局面。要建立健全工程體制和機制,建議政府建立相關領導小組,協調好各部門的關系。真正把農業治污工作提到議事日程。要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和參與意識,形成全社會參與農業環保的良好氛圍。

    3.2 科學使用農藥

    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還需依賴農藥。生產中必須采取綜合防治措施科學用藥,從而保護環境和保護人類健康。

    3.2.1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從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來看,只要把病蟲害危害控制在經濟損失允許的域值范圍內,就能實現獲取經濟效益的目的。因此,要從觀念上真正樹立起可持續農業的思想,確定生物多樣化的立場,放寬防治標準,少用農藥,減輕污染,保持生態平衡。

    3.2.2 科學合理使用農藥。一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以及對農作物和天敵安全的農藥或生物農藥。二是選擇最佳防治適期。三是采用最低限量使用技術。四是合理輪用農藥。

    3.2.3 推廣應用生物技術和挖潛利用傳統技術。在合理采取農業措施的基礎上,推廣應用生物防治技術和傳統技術,如推廣應用天敵防治害蟲,種植防病蟲植物、草把誘卵等方法防治病蟲害。

    3.3 大力增施有機肥。推廣高產平衡配套施肥技術

    加大有機肥的開發利用力度,大力推廣使用生物有機肥、菌肥等生物肥料。化肥要按照調優結構、調精品種、提高肥料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和提高生態經濟效益的要求,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按照平衡施肥原則,規范和優化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色欲AV蜜桃一区二区三|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波霸影院一区二区|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麻豆一区二区免费播放网站|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午夜爱爱|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美女视频一区三区网站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爽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美女口爆吞精一区二区|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