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范文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3 15:37:1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篇1

    關鍵詞:淤泥質深基坑;支護;鋼筋混凝土梁;內支撐;施工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upport of the slurry-supporte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it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Key words: the muddy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Interior support; Construction method

    中圖分類號:TU52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隨著深基坑、超大基坑特別是淤泥質深基坑的不斷涌現,對基坑支護也相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技術要求。傳統的放坡開挖已基本淘汰,常用的土釘支護、錨桿或噴錨支護、鋼板樁支護、深層攪拌支護、排樁支護甚至地下連續墻適應了不同工程項目、不同工況環境下的施工要求,但對于淤泥質深基坑,上述支護形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施工的需要,鋼筋混凝土內支撐的深基坑支護方法應運而生。

    二、鋼筋混凝土內支撐特點

    1、設計簡單、直觀,具有計算方面的正確性。

    2、施工方便,把復雜的基坑支護簡化為常用的鋼筋混凝土施工。

    3、充分發揮鋼筋混凝土軸向受壓強度大和變形小的材料優點,確保基坑施工及周邊其他公共設施的安全。

    4、不受周邊場地不足的限制。

    5、由于支撐跨度大,基坑內形成65%~75%大面積無支撐的空曠,工作面開闊,土方挖運速度快。

    6、降低工程造價,采用大跨度鋼筋混凝土內支撐梁,材料便宜,而且便于采用機械化挖土,工效高,經濟效益明顯。

    三、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工藝原理

    護壁擋土結構完成后,在進行基坑土方開挖時,基坑四周的土體產生的水平側向壓力作用于支護樁及圍梁上,進而傳遞到圍梁之間設置的對稱鋼筋混凝土內支撐梁上,內支撐梁僅承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集中荷載,充分發揮其軸向抗壓強度大、變形小的特性,構成了穩定的內支撐體系,從而達到基坑支護系統安全、可靠、穩定的目的。

    四、鋼筋混凝土內支撐的設計

    鋼筋混凝土支撐梁的設計,要經過假設支撐梁的道數、跨度和截面,確定基坑開挖深度、擋土結構材料厚度后,計算出圍梁上單位長度分布的水平壓力,根據單位長度水平壓力大小,計算出集中在支撐梁上的軸向力,然后根據這個軸向力的大小和支撐梁的自重進行支撐梁的配筋計算和穩定性驗算。經過如此反復的假設和驗算后才能最終確定支撐梁的截面和配筋。

    如果深基坑需要設置多道支撐的,其支撐的道數和位置則要根據基坑深度、工程樁位置和間距、地下室層數、樓板位置、挖土方法、擋土結構的材料和形式、擋土結構的配筋、土壓力值大小而定。

    內支撐的設計一般由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完成,并出具施工藍圖。

    五、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1、單層支撐施工工藝流程

    測量放線――支撐立柱樁施工――第一層土方放坡開挖――支撐立柱樁頭清理――支撐梁墊層施工――圍梁及支撐梁鋼筋、模板、砼――檢查驗收 ――分層開挖至設計標高――地下結構施工至換撐標高――回填、澆砼換撐――內支撐拆除、清理――地下結構繼續施工出地面

    2、多道支撐施工工藝流程

    (1)第一道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

    開挖至第一道支撐梁墊層底――鑿開支護樁及支撐立柱樁頭并清理――支撐梁墊層施工――支撐梁鋼筋、模板――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清理。

    (2)第二道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

    開挖至第二道支撐梁墊層底面――鑿開支護樁及支撐立柱樁頭并清理――支撐梁墊層施工――支撐梁鋼筋、模板――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清理。

    (3)往下各道支撐按第一、第二道支撐的工藝流程類推。

    3、鋼筋混凝土支撐施工操作要點

    (1)支護樁施工

    支護樁施工時應考慮支撐點的位置,當支撐點設在支護樁時,樁頂必須預留壓頂帽梁的錨固鋼筋;當支撐點設在支護上的某一標高處時,該處的支護一般應預埋鋼筋,在挖土方暴露后,清理干凈該標高的混凝土,將預埋鋼筋拉出并伸直,用以錨入圍梁內(經常設有錨筋)。同樣,鋼筋混凝土支撐樁也應用同樣的方法預留和預埋鋼筋。

    (2)支撐立柱樁施工

    可安排在支護結構施工的同時或以后進行,可采用鉆孔樁的施工方法。

    (3)支撐梁的施工

    a 土方開挖至支撐梁墊層標高,測量放線,確定支撐梁位置。

    b 梁墊層施工,可以根據地質情況,采用直接鋪尼龍薄膜、鋪設油氈、鋪模板或澆筑素混凝土墊層等方法。

    c 支護結構、圍梁、支撐梁、支撐立柱樁之間的連接,鋼筋錨固長度需滿足鋼筋混凝土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要求。

    d 支撐梁應按設計要求預起拱。

    e 支撐梁和圍梁混凝土澆筑應同時進行,保證支撐體系的整體性。

    f 為了方便拆除支撐梁及圍梁,在澆筑混凝土時可考慮預留爆破孔。

    g 為了縮短工期,及早進入土方開挖階段,混凝土配比中可加入早強劑,并加強養護,當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后,即可進行土方開挖。

    h 混凝土澆筑、拆模和養護按有關規范要求進行,保證混凝土強度順利增長。

    (4)土方開挖

    a 在先施工的支撐范圍內的土方先安排開挖,由遠至近地進行,若有多道鋼筋混凝土支撐時,應按支撐的道數分層開挖:第一層土方支撐第二層土方支撐底層土方。每層又要根據基坑深度不同和挖土機械伸展深度能力進行分層挖土,每一層土方開挖都要待支撐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時,才能往下繼續開挖。

    b 支撐梁底挖空前,運土車輛需要在支撐梁上通過時,應先用土將支撐梁覆蓋形成過道,覆蓋土厚度不小于50cm,以保護支撐梁免受車輛壓壞,但應盡量避開。

    c 隨著挖土深度加深,護壁和立柱的支撐點鑿毛也應同時進行。

    d 做好降水工作,一般來說,深基坑支護外側多采用止水帷幕,地下水較少,用少量的降水井就可以解決問題。

    六、質量控制技術要求

    (1)每一期土方開挖深度必須按照設計的深度逐層進行,控制在支撐梁底下面的墊層底,不得超深。

    (2)土方開挖支護結構形成懸臂時,應立即進行支撐施工,盡可能縮短時間,減少變形。

    (3)測量必須準確,保證支撐梁的設置位置準確,按中心受壓構件要求控制縱向軸線的偏差,各梁中軸線彎曲矢高不超過20mm。

    (4)支撐地模須嚴格平整,跨度較大時,在制作時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預起拱。

    (5)支撐梁鋼筋按受拉筋要求焊接,鋼筋搭接及錨固長度必須滿足鋼筋混凝土施工規范抗拉鋼筋要求,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施工。

    (6)主支撐宜一次澆搗完畢,不留施工縫。

    (7)試塊制作按3天、7天和14天強度各三組留置,作好原始資料記錄,以備驗收核查,同時作為拆模和提前開挖的依據。

    (8)基坑監測,當監測值達到警戒域時,則提出書面報警,以備有關方面采取工程措施時參考。

    篇2

    關鍵詞:建筑工程;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設計及施工方法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sidential quality complaints mainly around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slab and crack leakage problem.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th examples of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crack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are discussed.

    Keywords: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crack;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中圖分類號: TU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目前建筑領域中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已經得到了普及,可是由于其具有較差的抗拉性,此外還因為其他原因的影響,致使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目前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尤其體現在裂縫方面,這對建設人員來說始終都是一個難題,本文的出發點是現澆混凝土裂縫的形成以及具體形式,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很多避免裂縫問題的結構設計以及工藝辦法。

    1工程概況

    有一建筑面積合計為30187m2且包括1層地下室以及12層主體建筑的綜合辦公樓,二類49.9米高的公共建筑,其框架結構屬于鋼筋混凝土,一到六層不管是梁板還是柱都選擇了C45混凝土,六層以上選擇了C40混凝土,超過±0.00的樓板其厚度都達到100mm,而地下室板厚達到了180mm,此外還有4050×7500的板軸線跨度。

    2結構設計導致裂縫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預防

    2.1結構設計導致樓板裂縫出現的原因

    (1)設計結構缺乏足夠的安全儲備,沒有進行撓度和對裂縫實施的驗算。板的配筋不科學,尤其是樓板跨度逐漸加大,設計過程中沒有結合剛度原因,只根據構造進行配筋,無法達到構件要求。(2)鋼筋以及混凝同承受構件受力,而且現澆砼樓板厚度不足,使樓板剛度被減弱,不管是受壓砼應力還是受拉鋼筋都增加,致使樓板發生開裂。(3)建筑平面不標準,結構設計過程中未進行進一步強化,于凹凸角位置易于出現溫度以及收縮應力集中的現象,致使板發生開裂。 (4)房屋在縱方向上的長度比規范還要長卻沒有伸縮縫,致使薄弱處出現與縱向長度相互垂直的板面通長裂縫問題,特別是住宅設計結構體系變化顯著,在應力集中部位產生主拉應力破壞形式的板面斜裂縫。超長地下室底板不合理設置后澆帶或不采取相應的結構措施,因為混凝土收縮也會引起裂縫問題而導致事故發生。(5)板配筋具有較大的間距,尤其是板面部位與負彎矩相抵抗的鋼筋沒有進行通長設置,導致在臨近板邊緣位置順著負彎矩筋端處發生了裂縫問題。可是于角部板角位置,關于雙向板,因為屬于雙向收縮,因為構造鋼筋的缺乏,所以出現了45°斜裂縫。

    2.2從結構設計方面避免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問題

    (1)樓板最好選擇熱軋帶肋鋼筋以進一步加強握裹力,避免選擇光圓鋼筋。構造以及分布鋼筋都選擇變形鋼筋以加強和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握裹力,能有效解決樓板裂縫問題。(2)要通過科學的計算模式計算混凝土樓板結構,比如確定負荷以及邊界條件等,此外要對梁板共同功能進行全面考慮,只有這樣才可以將其受力情況真實的模擬出來;在對溫度荷載有限元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模型中關于材料參數以及施工方式的選取等務必要掌握好。(3)設計過程中要重視構造鋼筋的具體布置,其嚴重影響著構造抗裂。關于連續板不適合選擇分離方式進行配筋,最好選擇上下層連續方式進行配筋;將加強筋配置在洞口位置;將構造筋配置在混凝土梁的腰部位置,其有大概200mm間距以及8~14mm的直徑。如果東西單元房間以及跨度超過3.9mm,最好進行雙層雙向鋼筋的設置,陽角位置的鋼筋間距保持在100mm以下,并且要在外墻轉角位置進行放射鋼筋的設置,配筋要超出板跨1/3,并且長度要超過2.0m。(4)關于配筋,選擇直徑不大密度分布方式。為避免收縮以及溫度導致的次應力作用,要提高一定比例配筋率,這樣有利于結構體拉伸以及抵抗變形能力的提升,避免混凝土由于收縮引起的應力集中點,致使局部發生塑性變形進行引起裂縫問題。(5)后澆帶設置要合適。后澆帶間距要控制在30m內。后澆帶位置的梁以及板主筋要避免斷開。以現今混凝土收縮量為參考可以得出,后澆帶大概需要3~6月的封閉時間,最少天數是45天。后澆帶內的垃圾務必清除,而且接縫必須緊密,新舊混凝土接觸部位通過1:1水泥砂漿進行接漿。該處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與以往相比,要上升一級,選擇膨脹不強的混凝土,以避免新舊混凝土接觸部位出現裂縫問題。(6)關于現澆板板,最好將其厚度掌握在跨度的1/30,最小值為110mm(浴廁、廚房以及陽臺板為90mm)。如果存在交叉管線,其板厚最小值為120mm。(7)在單向板設計過程中,通常根據順著短邊方向實際受力情況進行計算,而長邊方向一般根據構造進行配筋,不過,在結構設計過程中要應將溫度應力影響考慮在內,并將充足的構造鋼筋配置在長跨方向上,關于分布鋼筋,其配筋率要大于其他方向處的15%受力筋,且要超過0.15%;其直徑要超過6mm,間距最大值是200mm。(8)如果抗拉應力比設計強度大,要對裂縫間距進行確定,接著再參考裂縫間距確認裂縫寬度和撓度,結合混凝土收縮以及施工過程的不均勻性,預留部分安全儲備,有利于與預料之外的附加應力像抗剪能力等進行對抗。(9)現澆混凝土機構的強度等級最大值應該是C30,如有特殊需要選擇高強度等級水泥(也可以是混凝土)時,應該選擇水化熱不高的水泥并通過澆水給予養護,在混凝土凝固過程中以利于水化熱釋放。

    3施工工藝導致樓板裂縫出現的原因以及預防

    3.1施工工藝導致樓板裂縫出現的原因

    (1)施工工藝不科學。主要有混凝土維護不足,模板工程性能缺乏保障,施工組織不合理等。(2)施工質量不滿足要求。主要有現場管理監督的缺失導致任意踩踏鋼筋以及偷工減料的情況非常普遍,沒有根據設計者的意愿進行施工。(3)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不管是外加劑摻調和水泥還是混凝土配合比以及骨料級配等方面都缺乏嚴格控制,這些都是導致裂縫問題的因素。

    3.2從施工工藝方面避免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問題

    (1)配合比要嚴格控制,關于配合比的確定,要以質量檢驗的相關規定以及混凝土強度等級為依據,盡可能保持較低的水灰比。如果有條件,可以增加一定量的骨料含量。(2)混凝土工程選擇的水泥,只有具備了廠家的出廠質量證明書才能進場,關于復試一定要要根據規定進行,以使混凝土凝結度有保障,選擇干縮值不大并且熱量較低的水泥,盡量避免高細度水泥。關于水泥以及水,要嚴格控制用量,混凝土對水的需求量通常不超過180kg/m3。(3)澆筑好的混凝土只有滿足規定強度后才可以開始后面工序,關于大模板的拆除以及安裝,務必要動作輕柔,避免與樓板混凝土碰撞,拆除的模板要盡早搬離,禁止將很多模板集中放置在樓板上,防止混凝土結構由于集中的負荷以及過早受到振動而導致裂縫的出現。(4)對粗骨料粒徑要進行嚴格控制,此外針對粗細骨料,還要控制其含泥量,骨料的選取不僅要求較低的吸水率,而且要求級配好并且結構密集,以降低砂率以及空隙率進而降低收縮量,加強結構的抗裂強度,禁止選擇細砂。(5)關于施工縫位置的混凝土,根據規定處理的除外,要進一步強化振搗工作,確保其結合更加密實,與此同時,施工時務必通過一些措施使樓板厚度等各個方面符合要求,并確保所有部位鋼筋都處在正確位置上。(6)為了實現防水以及抗裂,在混凝土配制過程中,通常要混進微膨脹劑,減水劑以及外加劑等物質。外加劑質量優劣有否對混凝土意義重大,部分微膨脹劑和一些外加劑混合后也許會出現副作用,所以要先通過實驗確定后再使用。(7)混凝土澆筑溫度要掌握好。關于大型混凝土澆筑,必須進行科學的分段分層,確保混凝土溫度增加的均勻性,還未澆筑時最好在室外溫度不高時開展,其澆筑溫度必須保持在28℃以下。另外,濕潤環境能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脫水而導致的干縮裂縫問題,關于澆水養護要超過14d。(8)選擇高頻振搗器進行振搗,如果較大坍塌度以及混凝土厚度較大,要進行重復振搗以及抹面

    4結語

    簡而言之,針對混凝土裂縫進行的控制工作綜合性較強,不僅需要設計、施工方面的積極協助,而且需要監理以及使用方面的協助,也就是實現認真施工,科學設計以及積極配合三者之間的統一,只有如此才能有效控制現澆混凝土裂縫問題,確保其在規定范圍。

    參考文獻

    [1]王鐵夢.工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混凝土質量專業委員會.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指南[M].北京:化工工業出版社,2004.

    篇3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 建筑工程 鋼絞線

    鋼筋混凝土工程按照施工方法可以分為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以及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工程兩種。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建筑施工結構的日益復雜,多數工程在施工中采用整體鋼筋混凝土施工方法。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之中是在施工現場按照結構設計需要進行支模和綁扎鋼筋,然后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并且振搗成型,這種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有著施工方便,效率高的優勢,其在經過養護支護模板拆卸和支撐。這種現澆混凝土施工方法在施工中整體性能好,抗震性能高,并且在施工中無需要各種大型機械的安裝,降低了施工成本。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施工中由于模板消耗多,對勞動強度的要求較高。而裝配式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能夠是受到構件廠和施工現場的限制,一般都是通過將與預制好的鋼筋混凝土構建進行組裝和拼接,然后使用起重機將構件安裝在需要的位置,在通過鋼筋措施進行牢固,這種方法在施工中機械化應用高,能夠有效的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在施工中現澆耗鋼材料較大,起重機產生的機械產品的依賴性較高。

    1.適用范圍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工程主要適用于正常環境之下的工業和民用建筑物施工,一般在施工的過程中多數采用現澆混凝土施工方法,這種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能夠及時有效的將混凝土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修復。現階段,無論是巍峨聳立的高樓大廈還是世界之最的水利工程,都不能夠離開鋼筋混凝土的支持,鋼筋就如同人體的骨骼一樣支撐著整個建筑物,為建筑物的整體性提供依據。

    2.材料要求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是從原材料,鋼筋加工、鋼筋連接和鋼筋安裝四個部分組成的。從現場施工的角度來看,鋼筋工程的施工過程一般可以分為從原材料的檢驗、加工、安裝三大工序。鋼筋加工包括鋼筋的冷拉、冷拔、調直、除銹、鋼筋配料、切斷、彎曲成形、連接,鋼筋安裝包括鋼筋的綁扎、固定、現場連接。鋼筋經過這些工序有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再有半成品加工成成品,在工人進行這些工廠或者現場操作之前,一個重要的工總就是編制鋼筋料單。就是通過將圖紙語言轉換為工人能夠看的懂的鋼筋料單。

    在鋼筋施工的各個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當鋼筋的品種、界別或者規格需要進行變更的時候,其應當設計變更文件,在施工的過程中當施工單位卻反設計所需要的鋼筋品種,級別或者規格的時候,為了保證對設計意圖的理解不產生偏差,規定,當需要做鋼筋代換的時候應當辦理設計變更文件。以確保滿足其設計要求,使得其在施工的過程中不產生各種偏差和規定當需要做鋼筋代換的時候應當辦理的設計變更文件,以確保暗組其原結構設計的重要要求,并明確鋼筋代換又設計單位負責。

    2.1制做無粘結筋用的碳素鋼絲或鋼絞線,其性能應符合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5223—1995,《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5224—1995的規定。

    2.2無粘結筋的涂層采用“專用防腐脂”其性能、產品質量應符合《無粘結預應力筋專用防腐脂》JG3007—93的規定。

    2.3無粘結筋外包層材料、應采用高密度高壓聚乙烯或聚丙烯,嚴禁使用聚氯乙烯。(測試在1900C時高密度高壓聚乙烯擠出制品的融熔指數為(M1)0.2—2:聚丙烯(M1)0.5—0.15其性能應符合JGJ/T92—93技術規程要求。)

    鋼絲束、鋼絞線涂料層及包裹層的制作工藝如下:

    選盤并束涂油包塑冷卻牽引收盤。

    生產中嚴禁隨意調換擠出量、牽引速度及和溫度,保證包塑質量。塑料使用前必須烘干或曬干,避免成型過程中由于氣泡而引起塑料表面開裂。成型管壁厚度要均勻,發現破損要及時查找原因,并進行處理。

    2.4制作完畢的無粘結筋成品質量應符合《鋼絞線、鋼絲束無粘結預應力筋》JG3006--93規定,且無粘結預應力筋用的鋼絲和鋼絞線,不允許有死彎。當有死彎時必須切掉,無粘結預應力筋中的每根鋼絲應是通長的嚴禁有接頭。

    2.5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用的錨固系統構造,技術要求等必須符合《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等的規定。

    2.5.4預應力筋的效率系數ηp應按下列規定取用:

    (1)對于重要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使用的錨具,應按國家現行行業標準《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92附錄計算確定。

    (2)對于一般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工程中使用的錨具,其進場驗收,當預應力為鋼絲、鋼絞線時,ηp取0.97。

    試驗經受200萬次循環荷載后,預應力筋因錨具影響發生疲勞破壞的面積不應大于試件總面積的5%。用于抗震結構中的錨具,還應滿足循環次數為50次的周期荷載試驗,當預應力鋼材為鋼絲、鋼絞線時,錨固后,試驗應力上限取預應力筋標準強度的80%,下限取預應力筋標準抗拉強度的40%循環次數50次的周期荷載試驗。試件經50次循環荷載后預應力筋不應發生破斷。

    3.作業條件

    3.1張力時混凝土強度等級應達到設計要求,一般不低于設計強度等級的75%,應以現場構件同條件養護試塊試壓報告為準。

    3.2無粘結筋復測合格,有試驗報告單。無粘結筋的配制及非預應力筋的綁扎加工完成。

    3.3錨具已經過復測驗收。

    3.4張拉機具己經過專業鑒定單位的標定,其它機具己準備就緒。

    3.5張拉部位的腳手架及防護欄桿搭設已完成,并經檢查符合作業要求。

    3.6已按設計要求對無粘結筋的張拉順序,伸長值張拉值、無粘結筋的制做、鋪放、操作、質量標準進行了交底。

    4.操做工藝

    4.1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梁、板模板支設非預應力下鋼筋鋪放、綁扎梁板無粘結筋鋪放、綁扎端部節點安裝非預應力上鋼筋鋪放、綁扎

    隱蔽驗收混凝土澆筑、震搗混凝土養護、拆邊模張拉封錨。

    4.2無粘結筋檢查、下料、修補:

    無粘結筋進場后,應及時檢查預應力筋的規格、尺寸和數量,并按批次抽取試件復驗。合格后才能下料,下料長度控制在--0、+50,并逐根檢查預應力筋外包裹層質量,對外包裹層有局部破損的,應用水密性塑料膠帶纏繞修補,纏繞時膠帶搭接寬度不應小于膠帶寬度的一半,檢查修補后,方可分類堆放。

    篇4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 工程質量 監理 措施

    一、引言

    鋼筋混凝土工程是目前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在施工中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同時對鋼筋工程的施工質量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并且通過采用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和安裝方法來對鋼筋混凝土施工進行控制,能夠及時避免在施工中鋼筋加工和混凝土配置中出現差錯。鋼筋作為鋼筋混凝土工程中的主要受力材料,鋼筋質量是否能夠滿足目前施工標準,將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同時也與建筑物使用壽命和安全緊密相關。本文根據多年的工程監理及施工經驗,就鋼筋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安全等問題進行分析,對鋼筋混凝土工程監理的實施過程與質量保證進行了闡述,為工程監理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建議。

    二、施工監理的措施

    鋼筋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方式,其在施工中質量問題是影響建筑工程使用壽命的關鍵。鋼筋混凝土是當前建筑過程中使用最廣的材料之一,是由混凝土和鋼筋共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在近些年的住宅建設中它逐步被鋼筋混凝土現澆板所替代,但是,隨著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在房屋建設中的大量推廣與應用,它的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要通過監理工作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工作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點。

    后澆帶是現澆鋼筋砼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的一種臨時施工縫,是為克服不利因素而設置的。它與通常設置的永久性的伸縮縫、沉降縫相比有其獨到的優點——結構完整、立面完整、能更好地發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現行各種設計規范、施工規范以及建筑施工手冊等,由于出自不同的規范編寫組所編寫,對后澆帶做法有所差異,要求也不盡一致。造成了不同設計院設計出的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后澆帶,其構造要求,做法也不盡相同。

    1、施工材料監理工作

    隨著建筑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完善,建設工程規模也逐漸增大。由于高層建筑的投入大,施工周期長,混凝土澆筑量大等問題,多方位分析t高層建筑施工的控制要點,制定可實際操作的高層建筑施工控制措施已是高層建筑不可推卸的職責。高層建筑的施工要點主要有(1)高層建筑的強度控制,我們這里所說的強度是混凝土的強度,原因在于高層建筑中混凝土使用量的巨大和氣候等環境因素的制約和影響。(2)要制定嚴格的養護制度,混凝土的養護是否扎實是混凝土壽命長短的衡量標準之一。

    近年來,由于建筑體型復雜化、功能多樣化等的綜合性,因而相應的結構形式也復雜多樣。高層建筑的特點是層數多,高度大,結構類型多樣,體型復雜,施工難度大,施工工藝技術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長,專業性強,工序多,交叉作業多,結構自重大等特點,使得在高層建筑物中混凝土施工難度增大。

    2、澆筑監理

    近年來,由于建筑體型復雜化、功能多樣化等的綜合性,因而相應的結構形式也復雜多樣。高層建筑的特點是層數多,高度大,結構類型多樣,體型復雜,施工難度大,施工工藝技術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長,專業性強,工序多,交叉作業多,結構自重大等特點,使得在高層建筑物中混凝土施工難度增大。混凝土澆筑是修建混凝土工程時,將混凝土拌和物運到澆筑地點,澆入指定部位,經平倉、振搗和養護等的施工全過程,也稱之為將混凝土拌和物運到建筑物的指定部位,經注入、平倉、振搗和養護的施工過程。

    (1)盡可能使混凝土一次澆筑到位,避免混凝土堆積或傾斜,對下料斗的出料嚴格控制,緩緩推動料斗,從而形成帶狀澆筑。

    (2)整層澆筑,避免大塊或斜層澆筑,這樣往往容易造成混凝土離析(特別是當新制混凝土不具粘合性時),每層澆筑厚度應予以限制,采用薄層澆筑方法,一般每層厚度不超過30cm,以免頂層混凝土的重量使底層的空氣無法逸出,滯留在內的空氣導致混凝土搗實不全,使表面出現缺陷;

    (3)盡可能快地灌筑混凝土,但這一速度不能超過震搗施工方法和設備允許的限度,一般混凝土澆筑速在,15m3/h左右,灌筑與振搗的速度應協調、均衡,保證施工速度的加快。

    三、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目前,鋼筋混凝土是我國主要的結構材料,在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是影響結構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監理工程師必須掌握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監理過程中才能有針對性地控制工程質量。

    1.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問題產生原因

    (1)結構表面損傷,缺棱掉角。產生原因:模板表面未涂隔離劑,表面未清理干凈,沾有混凝土;模板表面不平,翹曲變形;振搗不良,邊角處未振實;拆模時間過早,混凝土強度不夠;強撬硬別,損壞棱角等。

    (2)麻面、蜂窩、露筋、孔洞,內部不密實。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設計和材料的影響,使得各個模板之間的拼接不夠完整,出現了嚴重的拼接縫。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凈;振搗不密實、漏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當或現場計量有誤;底模未放墊塊,或墊塊脫落,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拆模時撬壞混凝土保護層;鋼筋混凝土節點處,由于鋼筋密集,混凝土的石子粒徑過大,澆筑困難,振搗不仔細等。

    (3)在梁、板、墻、柱等結構接縫處和施工接縫處產生爛根、爛脖、爛肚。產生原因:施工縫的位置留的不當,不好振搗;模板安裝完畢后,處理不當,形成冷縫;接縫處模板拼縫不嚴、跑漿等。

    2.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檢測

    在監理過程中,經常要對出現問題的鋼筋混凝土工程進行檢測判斷。鋼筋混凝土質量檢測可分成三類。一是外觀檢查。如尺寸偏差、蜂窩麻面、表面損傷、缺棱掉角、裂縫、凍害等;二是預留試塊檢測。這種方法有一定的誤差,如預留試塊的取樣不當,試塊與結構沒有同條件養護;三是在結構本體上進行檢測。以下是幾種較成熟的常用非破損檢測方法:

    混凝土強度與硬度有密切關系,回彈儀是用沖擊動能測量回彈錘撞擊混凝土表面后的回彈量,確定混凝土表面硬度,用試驗方法建立表面硬度與混凝土強度的關系曲線,從而推斷混凝土的強度值。

    篇5

    關鍵詞:廠礦企業;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混凝土工程;建筑施工質量

    中圖分類號:TU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11-0142-02

    單體混凝土框架廠房是當前很多廠礦企業倉庫廠房設計施工的重要類型,這是由于其整體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技術成熟,并且在廠房擴建拆除等施工時都具有較強的優勢。在煤礦以及選煤企業中,地面建筑一般都會選擇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在結構組成上由于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材料的框架結構,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嚴格鋼筋混凝土的施工,還要針對框架結構的施工開展一系列的措施。當前,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施工技術較為成熟,在施工環節和施工內容上較為明確,但是在某些施工細節層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從施工技術角度對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的施工展開分析,為實際的煤礦地面廠房建筑施工提供一定的參考。

    1 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各施工環節分析

    與其他建筑結構形式相同,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的施工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包括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樓面工程等多個施工環節。在本文分析過程中,主要對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樓面工程三個施工環節進行詳細分析,對于其他工程環節將簡單介紹,不作為文章分析的重點。

    1.1 模板工程的施工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澆筑的基礎,也是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各種載荷的支撐結構,例如新澆注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等。在實際的模板結構設計及工程施工過程中,要進行詳細的施工計算,從而保證施工質量。模板工程的安裝要根據圖紙的要求進行拼裝,并且要從施工質量的角度對一系列的細節進行優化處理,例如,所有模板均應刷無色脫膜劑,均勻、連續、無漏刷,澆注混凝土前所有木模均應濕水等。在模板工程中,要嚴格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模板的加固。由于要承受多個方面施工載荷的影響,因此,在在模板工程中要進行有效的模板加固。通過一定的加固措施,保證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幾何形狀,從而使得混凝土澆筑時結構不會產生變形,混凝土凝固過程較為穩定。第二,重視模板工程的細節工作。在模板工程中,很多細節工作對于整體工程施工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這些細節要特別注意。例如,當梁板的跨度大于4 m時,模板應起拱,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1/1 000~3/1 000,模板施工時須注意預埋件和預留孔,不得遺漏,且安裝要牢固,位置準確等。第三,嚴格模板拆除施工。模板拆除時間的把握對于混凝土工程澆筑質量的影響較大,在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模板工程施工時,當構件跨度不大于4 m時,在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當構件跨度大于4 m時,在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梁、板模板支設及拆除如圖1所示。

    1.2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

    混凝土工程是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施工的核心,其施工質量對于整體廠房工程質量具有較為顯著的影響。混凝土材料的加工、運輸等與一般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類似,在此不再贅述,而只對混凝土的澆筑及振搗以及施工縫的處理進行深入探討。

    {1}混凝土澆筑及振搗。澆筑及振搗施工質量是混凝土工程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對于混凝土的結構密實、穩定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待模板工程支設完成之后,就可以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了。在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中,主要有柱、梁、板三個結構需要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其澆筑高度應當控制在2 m以內,從而減少混凝土離析的可能,另外,澆注柱時,為防止混凝土的離析,采用分層澆注的方法,每次澆注高度不超過0.5 m,特別要加強鋼筋較密處的振搗。混凝土振搗時,振動棒交錯有序,快插慢拔,不漏振,也不過振,振動時間控制在20~30 s。振搗時間以表面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起灰漿為準。在有間歇時間差的混凝土界面處,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動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 cm。振動棒插點要均勻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錯式”的次序(不能混用),每次移動位置的距離控制在500 mm左右。

    {2}施工縫的施工及處理。施工縫是混凝土工程中存在的施工結構,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中一般在每一層柱結構分別在梁底下10 cm和樓板面留設兩道水平施工縫。施工縫對于整體柱或者板結構的穩定性具有顯著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施工處理。具體施工時,分為三個過程,首先,將兩層混凝土澆注層的表面進行施工處理,減少鑿毛等。其次,將結合面進行水潤并且鋪一層與新澆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漿。最后,在基層混凝土上進行混凝土澆筑。

    1.3 樓面工程的施工

    樓面是單體框架廠房的重要結構組成,其施工涉及的環節較多,并且施工細節較為復雜。在實際的工程中,樓面工程不僅包含具體的建筑施工,還包含裝飾工程等附屬環節,從施工流程分析,樓面工程的施工工藝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整體樓面工程的施工過程并不簡單,包含多個施工環節,除了常規的施工找平測量等工序外,很多施工細節需要值得注意。第一,基層處理時,不僅要處理掉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樓層表面的灰渣層等,更重要的是要將基層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凈。在實際工程中可以用10%的火堿水溶液進行清理,之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第二,砂漿的選擇及鋪層。砂漿的選擇和面層的鋪設對于整體的樓面工程質量影響較大,因此,在選料及施工時都要特別注意。一般而言,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樓面工程的面層砂漿水泥和砂體積比為1:3,粘稠度大于35 cm,并且其強度應控制在M15以下。在鋪層之前要采用水灰比在0.45左右的砂漿進行底層鋪漿;第三,壓光一定要進行三次,當樓面施工完成之后要進行一定時間的養護。按照施工規范,樓面的壓光完工后24 h,鋪鋸末或其他材料覆蓋,灑水養護,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7 d,當抗壓強度達5 MPa才能上人。

    2 結 語

    單體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文章僅僅對三個最重要的施工環節進行了分析。但是,鋼筋工程、砌筑工程、裝飾工程等對于廠房施工的整體質量同樣會產生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認真把握每一個施工環節,從細節和整體上保證廠房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陸燕青,梁遠忠,靳伊.某生物質電廠主廠房框架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設計優化[J].紅水河,201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2020天堂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AV蜜桃一区二区三| 色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国产免费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制服丝袜一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美女av在线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射精|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好吊妞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