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范文

    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11 17:27:00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篇1

    一、直通教材,以國情建立學生環保意識

    蘇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關于環境保護的內容主要有兩大點,分別是保護環境和科學發展觀。利用環境保護的意識去發展經濟,結合科學的發展路線去實施環境保護,這不僅是當前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標志,更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任務。所以,通過環境保護來闡述科學的發展戰略,利用環境保護研究“保護我們的共有家園”時,應該通過以下思路為學生進行講解。

    結合國情,樹立學生環保意識,讓學生加深對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情況的了解。人口方面,我國人口比例偏向老齡化,人口數量眾多,增長率快。而且我國山區農村人口偏多,加之他們的觀念陳舊,整體素質偏低,這便為環境保護帶來了制約。資源方面,我國目前資源嚴重缺乏。雖然我國資源豐富廣博,但是人均占有率卻不高,再加上我國資源分布不均勻,一些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不高(比如風能水能等),這便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為我國的日后發展敲響了警鐘。環境方面,目前我國在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這便說明我國開展環境治理工作刻不容緩。法制方面,當前雖然我國基于環境問題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但是從實施的情況來看,效果并不明顯,這便需要相關人員以予嚴肅關注。

    基于以上問題,該如何實施治理呢?在課堂中,要帶領學生反觀教材,針對教材中的一些觀點進行分析,從而整理有效的解決對策。比如實施合理有效的保護政策,讓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土地管理、礦產資源、水土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結合法律來實現科學的發展路線;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幅度,提高人均資源占有率,確保經濟與資源的和諧發展;及時做好宣傳工作,提高人口教育程度,讓可持續發展路線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創新能力,實施科教興國政策,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那么,作為初中生來說,他們又該怎么去做呢?首先,他們可以在自己的認知觀念中樹立起可持續發展意識;其次,積極開展活動,向公眾宣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再次,從自身做起,將環保工作落實到最細處。只有將學生的環保意識充分激發出來,才可以讓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時代的洪流中得以落實,實現思想品德教材中“環境保護與科學發展觀”的教學初衷。

    二、反觀案例,以現實喚醒學生環保意識

    近兩年,因為環境保護不當而造成的自然災害非常的多。就拿北京等地出現的沙塵暴來講,由于植被的嚴重破壞,水土資源的嚴重流失,使得地表風化嚴重,從而在氣流的影響下形成沙塵暴,給城市的空氣等資源造成嚴重的污染。這個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區的人們受教育水平偏低,他們受傳統經濟發展思想的影響,不斷開墾土地,加上這些地區的法制管理沒有落到實處,從而造成了環境的持續破壞。基于這點,不僅要轉變這些地區民眾的觀念意識,同時要更好地樹立起他們的法制意識以及責任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在講述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保護環境與科學發展觀”時,筆者就結合了上述的實際案例。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讓學生結合科學的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等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談談該如何治理案例中的問題。針對筆者的提問,學生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雖然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眾多,所以資源的相對數量嚴重不足,如果不合理使用和持續浪費,實現中國夢的理想就會遙遙無期。”“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解決。第一是自身方面,可以提高對這些地區民眾的再教育,讓環保意識在他們的腦海中生根發芽;第二是強化法制建設,將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全面貫徹,從而讓人們嚴于律己,自行遵循;第三是結合科學的發展觀,開展一些植樹造林、還原植被的活動,確保水土流失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學生的回答不難發現,實際案例是最具說服力的,它真實反映著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所帶來的危害。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結合實際案例展開教學,讓學生從生活的角度來感受知識和責任,這比照本宣科地教學更具效果。

    篇2

    【關鍵詞】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問題;對策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都關注經濟發展,這也使得他們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而且,經濟的發展促使企業的生產也在不斷的擴大經營,這就加大了破壞生態環境的力度,從而使得生態環境無法滿足人民生活以及發展的需要。又因為生態環境對于人類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影響,一旦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不僅無法為動物提供和諧美麗的家園,同時也破壞了人類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在企業高速發展時,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這就破壞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建設。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開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研究,找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存在的問題,并且通過及時的解決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完善,這也是為了給動物和人類提供一個更加美麗的家園,同時也是為了我國可持續發展建設。對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問題的研究也可以促進讓人們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并且也讓企業認識到自己的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從而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相協調。

    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1.對動物和人類

    生態環境保護可以為動物和人類提供一個和諧美麗的生活家園,這也可以促進人民身心健康。和諧美麗的環境不僅可以愉悅身心,同時也可以激起人民對它的保護欲。美麗的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創造,也需要大家共同維持。生態環境的保護可以更好的促進環境的建設,并且可以讓動物能夠擁有一個干凈的生態環境已供它們生活下去。而且,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地球的壽命,從而給人類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以及精神歸宿。

    2.對社會

    企業在發展中有可能會向河里排放污水,或者是砍伐樹木,也有可能會向空氣中排放污染物,這樣一來就會使得企業以破壞生態環境發展為代價來進行經濟發展。如果企業一味地破壞生態環境,那么就會使得社會經濟發展也受到了破壞,也會打破大自然的平衡。所以,這也需要國家制定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讓企業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注意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這樣企業可以認識到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并且盡全力去補救企業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不僅僅是對社會的負責,也是對人類的負責。

    三、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1.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由于人們缺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使得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無法更好的完善。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企業缺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那么他們就會你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企業的經濟,這樣就嚴重損壞社會效益。而且,又因為人們缺乏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不會對生態環境加以保護,這樣也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這樣也不利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建設與完善。

    2.缺乏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

    由于缺乏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這也使得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不合理。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缺乏專業性,那么他就無法根據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進行合理的規劃,并且對突發狀況也無法更好的解決,這就嚴重的影響了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與此同時,由于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缺乏素質和責任心,這會使得他們在工作過程中缺乏工作熱情和細心,并且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這樣就給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完善帶來阻礙作用,這樣也就自己阻礙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建設。

    四、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1.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要想更好地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就需要增強企業和人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我國生態環境部門可以通過宣傳、游行、講解等方式來讓更多的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當然,我國的生態環境部門還可以通過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課程的方式來增強人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良好的意識是行動的前提,只有具備了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才能激發人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欲望,從而付諸于行動,以此來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2.培養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

    要想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那就需要培養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生態環境部門在聘請生態環境保護人員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具有專業性知識的人員,并且對于在崗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進行專業性知識的培訓。并且通過績效考核制度、獎懲制度、激勵制度來激發生態環境保護人員專業性課程的培訓熱情。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可以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都完善,同時,專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人員還可以根據現存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從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

    五、總結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和人民都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這就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所以,要想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提供一個干凈而舒適的生活環境,那就需要能夠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當然這也是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雖然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國的有關人士還在不斷地探索與完善,這對于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慶禮.中國生態環境現狀可是續發展[M].生態環境資源管理,1995.

    [2]林迎星.可是續發展中國生態環境發展的一個現實話題[M].世界生態環境研究,2000.

    [3]趙景柱.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系統分析[M].生態學報,1999.

    [4]徐中民.可持續發展定量指標體系的分類和評價[M].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0.

    篇3

    【關鍵詞】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2-092-01

    在當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環境侵權事件頻繁發生的背景下,環境保護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在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上。

    一、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目的與意義

    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是指大學生對于環境保護事業運用自己的法律心理、思想和知識來指導自身行為的認知,是其依據對環境保護認識水平和認知程度而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行為來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生態之間相互關系的意識領域的活動。

    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和發展的生力軍,在畢業后各行各業的工作中都能起到廣泛的表率作用,他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周圍的群體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的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個社會對于環境保護的認識和環境保護行為的發展,加強對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的培育,是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事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性、長遠性的工程。

    二、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理論基礎

    替代轉化理論和共生進化理論是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基礎。替代轉化理論將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作為一個互相聯系、目不可分的整體,在這一整體中,人類社會與神態環境之間無時不處發生著能量的轉化和傳遞,當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之間處于平衡狀態時,相互需求相互制約,二者之間是和諧統一的狀態,雙方都可以繼續生存發展,這也正是共生進化理論所揭示的道理,生態環境與人類社會并非對立征服關系,而是將其當做人類社會生存與進化不可缺少的共生單元,與人類利益息息相關。

    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是環境保護中非常重要的一只力量,在高校加強大學生的環境法律素質教育,培育大學生的環境保護的法律意識則顯得非常必要,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之間共生共榮的關系,人類自身的科學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系統的良性循環,自然環境的健康發展為人類生存提供更好的生命孕育環境。

    三、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現狀令人堪憂,在高校環境法律教育中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大學生環境法律教育方式單一,高校重視程度不夠。在目前高校開設的有關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培育的課程中,大多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生態倫理教育等內容結合在一起,沒有單獨的開設環境保護法律意識方面的課程,而且,采用的教學方式多為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目的僅在于應付考試,而非實實在在地提高環保知識和認知,以對大學生的行為產生指導作用,切實提高大學生的環境保護知識。

    其次,缺乏環境法律實踐和職業訓練。環境保護能力的提高需要環境保護的實踐,環境法律教育忽視了對環境法律實踐能力和職業訓練的培養。在實踐中,大學生普遍缺乏實際運用能力,只是單純地硬搬、硬套法律條文,缺乏對案件的具體情形全面的分析,因此,在環境法律教育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法律職業訓練,提高實踐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四、增強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培育的方法途徑

    為更好的加強對大學生環境保護法律意識的培養,需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第一,深化環境法律教育課程的改革,提高對環境法律教育的重視程度。

    面對當前高校教育中對環境法律教育重視不足的現狀,必須采取相措施使環境法律教育受到學校、教師及學生的重視。為了提高大學生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意識,就必須增強環境法律課程的教育,深化改革,拓寬法學選修課的門類和范圍、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和形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學生都產生對于環境法律知識的濃厚興趣,使學生從理性的和感性的層面對整個法治、法律、特別是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從而使環境保護法律意識得到更大的提高。

    第二,增加環境法律職業訓練,提高大學生環境保護實踐能力。

    對于大學生環境法律意識的培育,應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更多組織學生進行與環境法律有關的活動。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定位,制定符合本校學生的環境法律教課程,注重課本知識教育的同時,高校更應該組織多種多樣的與提高環境法律意識相關的活動,如組織學生旁聽法院有關環境保護的案例審判、增加學生“模擬法庭”的組織舉辦、在環境保護日進行多種方式的宣傳、環保法律知識的問答、舉辦環境保護相關講座和培訓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提供學生在律所、環保局等機構的實踐機會,增加大學生對于環境保護的切身體會,提升環境保護的能力。

    第三,采取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參與環保活動,規范環境法律行為。

    高校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在校園活動中,可以組織社團活動,在社會實際中,積極參見民間環保組織和政府環保組織的多種活動,開闊視野,將環境法律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有效應用到環境保護的實踐當中,并深化對于環境環保事業的認識,提升應對環境問題的能力,規范環境法律行為,促進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利雅.論生態主義法律價值觀的確立[J].學術探索,2005(02).

    篇4

    關鍵詞 生態環境;環境保護;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7-0134-01

    1 進行全民教育,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人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人們的生產生活都和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首先要進行全民教育,增強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光靠國家和政策的支持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人民的共同參與,國家和政府應該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培養全民生態意識,建立生態城市、生態學校、生態社區、生態企業等。不但要對全民進行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增強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還應該加強對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專業教育和基礎教育,普及環境保護知識,讓人們知識保護環境的方法,從而在生產生活中提高自身約束力,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生產觀、價值觀,積極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建設中來。

    2 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機制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應該從管理機制入手,完善管理機制,讓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有章可循,落實環境污染責任制,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把環境保護落實到地區或者部門之間,避免出現環境問題相互推卸責任,找不到負責人的情況出現。要建立全面系統的監管體系,國家監管地方,地方監管企業和單位、企業單位監管自身,對自己的生產活動負責,國家應該加大對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法執行力度進行監察,督促地方政府或部門重視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并且時刻緊抓環境保護管理工作不放松,履行政府職能。地方政府需要對本地區的生態環境負責,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落實對污染的治理和防治。企業和單位應該解決好自身生產經營帶來的環境問題,主動承擔環境污染的責任。

    3 政府應該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

    政府應該在政策上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并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政府應該加大政策的推動力度,運用一些經濟手段促進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同時,政府要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把生態環境保護的投資列為政府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對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環境保護監管的等項目的支出,按照周邊城市的投入比例,增加財政預算。引導社會資金的參與,鼓勵民間投入,擴大環境保護的投資渠道,鼓勵各類所有制經濟投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的融資體系。

    4 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

    由于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大多數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在生產發展的過程中都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從而在發展過程中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破壞。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不是對立的,如果處理得當,兩者是可以協調發展的,在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工作中,要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促進經濟和環境的共同發展。要重視生態指標的考核,適當的弱化經濟指標,在保證經濟增加的同時,要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堅持規范領先,實現保護生態建設到發展生態經濟的飛躍,用最低的生態資源和最小的生態破壞來換取更大的經濟效益,構建完整的生態經濟體系,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5 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應該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創新生態科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研究生態節能和環保技術,使有限的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緩解資源短缺的壓力。國家應該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建設,實施環保科研項目,并把重大的環保科研項目列入國家科技計劃,加大對環保科技的研究和資金投入,加快開發和推廣節能技術和循環利用、減少污染的技術。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管理人員的素質,加強培訓,加強環保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

    6 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保障體系

    我國已經針對生態環境保護制定了《環境保護法》,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年前的《環境保護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環境的要求,也不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因此,國家應該完善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根據現實情況對《環境保護法》進行一些整改,使之更適應社會發展對環境的要求。同時,應該加大執法力度和懲罰力度,對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加強對工業開發區的監管力度,保證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法可依。

    7 結論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資金的投入,還需要全社會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該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為下一代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懿,韓勇,齊先樸.廣西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思考[J].廣西科學院學報,2011,2:132-136.

    篇5

    關鍵詞氣象探測環境;氣象探測設施;保護措施;湖南炎陵

    氣象探測環境是獲取氣象探測信息的場所,氣象探測環境的破壞,將造成觀測要素如溫度、雨量、風力、風向、氣壓等氣象基本數據出現誤差,影響了氣象探測資料的準確性、代表性和比較性,進而影響氣象部門對天氣氣候形勢的分析和氣象預報的準確率及精細化。長期穩定的氣象探測數據,也是分析氣候變化趨勢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科學依據[1]。炎陵縣地處羅霄山脈西側、南嶺山脈至江漢平原傾斜過渡地段,南北跨度長,地形、地貌、地質和氣候特征復雜,又是熱帶氣旋登陸后頻繁影響的地區,暴雨、山洪、冰雹、強對流性大風、地質災害等頻繁發生。為此,各級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加強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預報、防雷減災、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等工作。現通過對炎陵縣氣象探測環境系統性的評估,強調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的重要性,并將其具體措施總結如下。

    1增強法律意識

    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氣象探測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和比較性,關系到天氣氣候預測預報和氣象服務的準確性和針對性,關系到我國氣象工作在國際上的聲譽和形象。為此,各級氣象部門和建設規劃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保障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國防建設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要強化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力度[2]。

    2提高對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直接關系到氣象探測基本數據的代表性、準確性、比較性,關系到天氣氣候預測預報和氣象服務的準確性和針對性,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全。長期以來,各地、各部門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在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認識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重要性、緊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大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工作的力度,確保氣象探測工作的順利實施。

    3制定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專項規劃

    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關于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有關規定,劃定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盡快組織編制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并納入該地區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將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范圍作為城鄉規劃的強制性內容,保持長期穩定[3]。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應密切配合當地城鄉規劃部門委托的、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規劃編制機構,做好有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4加強部門合作,建立完善相關的備案制度和溝通機制

    各級氣象部門和建設規劃部門要繼續發揚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的優良傳統,建立完善協作溝通機制和相應的工作程序。各級氣象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當地建設規劃部門聯系,及時將該單位的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范圍和保護標準報當地政府和建設規劃部門備案,及時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最新信息傳遞到當地建設規劃部門。同時,以臺站名稱變更為契機,進一步細化探測環境保護的備案工作,重新到國土、規劃、建設部門進行備案,并在當地政府網站公示備案內容。

    5強化監督檢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開展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的監督檢查。對于氣象探測環境達不到保護標準的,要組織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治理。當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壞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緊急措施,組織力量修復,以確保氣象設施正常運行[4]。此外,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為保護氣象探測環境保駕護航,該打擊的打擊,該拆除的拆除,該事前嚴格控制的按法規要求進行嚴格控制。

    6加大宣傳力度,依法查處相關違法案件

    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要在氣象臺站或氣象設施附近顯著位置設立保護標志,標明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保護范圍、標準及要求。氣象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做好探測環境保護的備案工作。利用“3·23”氣象日對探測環境保護進行大力宣傳,每個臺站都要在氣象局周圍的醒目位置涂刷、張貼探測環境保護宣傳標語。要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向社會廣泛、深入地宣傳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的意識。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害、破壞氣象探測環境,不得損毀氣象探測設施。

    7參考文獻

    [1] 王時引.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8(17):335-336.

    [2] 許穎.論氣象探測環境的法律保護[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09,13(10):1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一区国产精品| 韩国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色欲AV蜜桃一区二区三|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手机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任你躁国语自产一区在|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