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1 17:26:35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電磁輻射防范,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1 電磁污染源分析
什么是電磁污染?來自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信息稱,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匯汛的現象,叫電磁輻射。
影響人類生活環境的電磁污染源可分天然的和人為的兩大類。
1.1 天然電磁污染源
天然的電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現象引起的。最常見的是雷電,除了可能對電氣設備、飛機、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而且會在廣大地區從幾千赫到幾百兆赫以上的極寬頻率范圍內產生嚴重電磁干擾。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暴等都會產生電磁干擾。天然的電磁污染對短波通信的干擾特別嚴重。
1.2 人為電磁污染源
人為的電磁污染主要有:(1)廣播電視發射設備:主要部門為各地廣播電視局:輻射特征為大功率定時全向發射;轉輸信號送至天線輻射出去。(2)通信雷達及導航發射設備:通信包括短波發射臺、微波通信站、地面衛星通信站、移動通信基站、專業通信網站、尋呼通信基站。通信、雷達及導航多為定向不定時發射,傳輸信號同樣通過天線輻射出去。(3)工業、科研、醫療高頻設備:該類設備把電能轉換為熱能或其它能量加以利用,某些設備例如切斷大電流電路時產生的火花放電,其瞬時電流變率很大,會產生很強的電磁干擾。它在本質上與雷電相同,只是影響區域較小。(4)電力系統電磁輻射:高壓輸電線包括架空輸電線和地下電纜;變電站包括發電廠(升壓站)和變壓器電站降壓站,它并不以電磁波形式向外輻射,但在近場區會產生嚴重電磁干擾。(5)交通系統電磁輻射干擾:電氣化鐵路、輕軌及電氣化鐵道、有軌電車、無軌電車等。(6)各種家用電器、電子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移動通訊設備等電器裝置。只要它們處于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
2 電磁幅射的危害
2.1 電磁幅射傳播途徑
電磁幅射是如何對人體產生影響的呢?電磁波由具有一定發射功率的電磁源產生,并通過空氣傳播,無色無味無形,進入人們的生活空間,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對人體健康構成一定威脅。
2.2 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
據專家介紹,長期處于高電磁輻射環境下,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以下影響:①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②對視覺系統的影響,表現為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③對生殖系統的影響,表現為降低,男子質量降低,使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④長期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癥,并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⑤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于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3 電磁幅射的防范
3.1 電磁輻射的一般防范
針對我們身邊接觸到的電磁輻射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的人身健康威脅,中國消費者協會鄭重發出2001年第9號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①多了解有關電磁輻射的常識,學會防范措施,加強安全防范。如:對配有應用手冊的電器,應嚴格按指示規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離等。②不要把家用電器擺放得過于集中,或經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劑量輻射的危險之中。特別是電視、電腦、冰箱等電器更不宜集中擺放在臥室里。③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移動電話等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如電視、電腦等電器需要較長時間使用時,應注意至少每一小時離開一次,采用眺望遠方或閉上眼睛的方式,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和所受輻射影響。④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不要讓它們處于待機狀態,因為此時可產生較微弱的電磁場,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⑤對各種電器的使用,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眼睛離電視熒光屏的距離,一般為熒光屏寬度的5倍左右;微波爐在開啟之后要離開至少一米遠,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手機在使用時,應盡量使頭部與手機天線的距離遠一些,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電話。
3.2 電磁輻射的特殊防范
人們如果長期涉身于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應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護措施:(1)居住、工作在高壓線、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附近的人員,佩戴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經常使用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人員,以及生活在現代電器自動化環境中的人群,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條件的應配備針對電磁輻射的屏蔽防護服,將電磁輻射最大限度地阻擋在身體之外。(2)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使用者還可配戴防輻射眼鏡,以防止屏幕輻射出的電磁波直接作用于人體。(3)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為此最好在手機響過一兩秒后或電話兩次鈴聲間歇中接聽電話。(4)電視、電腦等電器的屏幕產生的輻射會導致人體皮膚干燥缺水,加速皮膚老化,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皮膚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電器后應及時洗臉。(5)多食用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油菜、海帶、卷心菜、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利于調節人體電磁場紊亂狀態,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電磁輻射;防范研究
中圖分類號:TP30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7-0000-01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Compute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Huang Jian
(Xihua University,Chengdu610039,China)
Abstract:Current computer has been applied to all areas of our society,it plays an invaluable role in our work,study and life,when it provides us with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but also brings the danger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Firstl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anger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the computer;then proposing a set of practical preven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computer'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Keywords:Computer;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Study of prevention
一、引言
地震造成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產生的核輻射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輻射的危害性,但在我們身邊還存在一種更為常見卻容易被我們忽視的輻射――計算機電磁輻射。現代社會計算機技術日益發達,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統計,當前全球個人計算機擁有量逾10億臺,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但它在給使用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中電磁輻射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認為電磁輻射是指電磁波通過空間或媒質傳遞能量的一種物理現象,據悉任何帶電體周圍都存在磁場,磁場產生電磁波,過量的電磁輻射會造成電磁污染,危害被輻射物體。計算機作為人們的近身電磁輻射源頭,其微處理器、光驅、硬盤、顯示器、顯卡、鍵盤、鼠標等硬件都會在正常工作時產生電磁輻射,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體,泄露機密信息,因此我們在冷靜觀察,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必須找出一套抑制計算機電磁輻射的有效對策。
二、計算機電磁輻射的危害
當前計算機電磁輻射已成為家庭、辦公室、會議室等地點首要污染源。文章認為計算機電磁輻射主要體現在直接危害人體、影響周圍其他設備正常運轉及泄露機密信息等方面。
(一)直接危害人體健康。計算機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接觸計算機,尤其是公司、企業員工、學生、教師等常用計算機的主體。由于人體會產生對電磁波十分敏感的生物電,所以電磁輻射對人體會造成直接危害,它主要通過熱效應與非熱效應危害人體。其中,熱效應會引起人體中樞神經和植物精神系統的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健忘等癥狀。非熱效應會導致困乏嗜睡、食欲不振、記憶力下降、焦躁不安等情況。
(二)影響設備正常運轉。家庭、辦公室、會議場所等除了使用計算機,還會使用諸如空調、冰箱、電視、投影儀、音響、固定電話、手機等其他電器或電子產品,而這些產品與計算機一樣在運行中會產生自身的電磁波空間,如果彼此距離較近,空間區域發生重疊,會造成相互干擾,由于計算機的電磁波較強,尤其是顯示屏的電磁輻射較強,會給其他電器造成較強干擾,影響其他電器或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轉,同時還會影響其壽命,因此,當多種電器設備或電子產品同時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彼此之間的距離,盡量減少電磁輻射的互相干擾。
(三)容易導致信息泄露。伴隨科學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人們工作、學習、生活的節奏加快,計算機已運用于社會各個領域,信息化、虛擬化、網絡化成為計算機時代的顯著特征。由于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因此使用者會使用其處理并存儲十分重要的信息數據,尤其對于軍事、公安、金融、成功人士等使用計算機的主體,一旦信息泄露,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尤其近幾年連發個人信息、銀行儲戶信息失竊的案件,導致使用者對計算機的保密能力提出懷疑,因為信息數據泄密的途徑之一就是電磁輻射,計算機作為信息處理設備,其使用高頻信號傳導,信號頻率可達幾千兆,這種電磁輻射信號在釋放過程中會攜帶大量計算機內部信息,容易被人截獲并破解,因此給計算機信息數據的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三、計算機電磁輻射的防范
(一)針對輻射的源頭對策。對于計算機的使用者來說,降低或消除計算機的電磁輻射的源頭對策莫過于購買低電磁輻射、屏蔽良好的計算機產品了。首先,若購買臺式計算機,選擇質量較好,屏蔽性能良好的主機機箱十分必要。諸如鍍鋅銅板、鋁合金材質、布局結構設置合理:USB接口、通風口、擋板、內置散熱風扇等位置設計科學的機箱;其次,在主機、內存條、硬盤的選擇上,盡量購買品牌產品,尤其耗電少,主機材質佳,運行過程中產生較少電磁輻射的計算機部件;再次,在選擇顯示器方面,盡量選擇購買LCD顯示器,如沒有特殊需要,購買較小屏幕尺寸,能滿足工作、生活、學習需要即可,不必購買很大尺寸的顯示屏,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在顯示屏上加貼防輻射薄膜,減少電磁輻射的傳導。
(二)抑制輻射的距離對策。為了降低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及對周圍電器設備或電子設備的干擾,對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是一種十分有效、簡單可行的方法。抑制輻射的距離對策主要從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實施。
(三)降低輻射的其他對策。除了上述兩種方法外,降低輻射危害的方法主要還有干擾法、屏蔽法與飲食法。第一、干擾法。干擾法主要適用于數量較少、布局分散的計算機,使用干擾機來模仿計算機電磁波輻射頻率,從頻段和幅度上干擾計算機電磁波段,使得截獲信息數據頻段的第三方無法進行正確解碼。第二、屏蔽法。屏蔽法是防范近場感應與遠場輻射,降低電磁輻射傳播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使用導電性能良好的金屬網或金屬板制成六個面的屏蔽室或屏蔽籠,其將產生電磁輻射的計算機設備包圍起來,可以減少計算機電磁輻射的傳播。對于高度機密的信息數據的處理,最好是在位于地下室的計算機上進行,地下室是屏蔽計算機電磁傳播的十分有效的措施。第三、飲食法。飲食法降低電磁輻射主要通過食用一些有助于防輻射的食物來進行,如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質的食物:油菜、菠菜、芹菜等;富含較遠彈性物質的食物:如紫菜、海參、海帶、動物皮肉等;此外,喝茶也可以降低電磁輻射的危害,因為茶葉富含防輻射物質因子。
參考文獻:
[1]姜元林,江肇蓮.計算機的電磁輻射及其抑制[J].宇航計測技術,1995,1
[2]張漢武.科學防范電磁輻射[J].中國保健營養,2010,5
[3]孫燕.電磁輻射的危害及防護[J].安全,2010,3
一、前言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自此反應了人們對環保意識越來越重視。但是,人們比較關注的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光污染等環境問題,卻忽視了對人們危害日漸明顯的"隱形殺手"電磁輻射污染的重視。如今,越來越多的電子、電氣設備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種頻率的不同能量的電磁波充斥著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乃至更加廣闊的宇宙空間。對于人體這一良導體,電磁波不可避免地會構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二、電磁輻射污染的種類
電磁輻射污染源來自倆方面,一類是來自天然的電磁輻射:如果自然界中雷電、火花放電等都會引起電磁輻射,這些輻射對于人體的危害是比較強烈的,但不是普遍存在,反而是對通訊和儀器設備的干擾十分明顯。還有一類是人為的電磁輻射,主要包括各種電磁輻射系統、廣播電臺發射臺、導航系統、電視發射源和微波接受站等。人為的電磁輻射隨著人們對這些設備的頻繁使用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三、電磁輻射的危害
在我們生活當中這些電磁輻射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比如通訊、雷達及導航發射設備的輻射污染,交通系統電磁設備的電磁輻射污染,電力系統的電磁輻射污染。像現在,移動電話的使用已經是特別普遍,不管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幾乎都是人手一部。隨著移動電話用戶的增加,手機電話所產生的電磁波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的危害這一問題越來越暴露了。長期使用手機的人,會有疲憊、頭痛等現象,甚至會導致兒童發育不良。手機輻射除了破壞人類的身體健康外對醫療設備、飛機正常飛行等也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
還有,電腦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對電腦使用頻率高的人的更能明顯的看到自己因為接收電腦輻射而產生的身體上的變化,電腦輻射容易使眼睛疲勞、視力降低、頭痛,甚至對妊娠和胎兒的有著很明顯的危害。在生活中,像我們經常使用的電磁爐、微波爐、電吹風、電動剃須刀、電視機、電冰箱、空調等家用電磁也都存在著電磁輻射,同樣也在危害著我們的健康。
四、如何預防輻射
在生活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去預防輻射對我們的危害,盡量做到把危害減到最低限度,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以下是我咨詢了相關專家、查閱了大量的相關寂寥,提出的幾方面的建議:
1)加強宣傳電磁污染的危害,引起人們的重視。
必要時采用一些方法,將電磁輻射的作用和影響限定在指定的空間和范圍,可以采用屏蔽室、屏蔽衣、屏蔽頭盔和屏蔽眼睛、屏蔽罩等防護措施。
2)在生活中,別把家用電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3)應該盡量避免長時間對電器的操作使用。當電器不用時,應該把電源關掉。
4)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性。
電子煙霧是什么
電子煙霧即電磁輻射,是指電場和磁場交互變化所產生的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泄露的現象。電磁輻射的來源有多種,人體內外均布滿由天然和人造輻射源所發出的電能量和磁能量。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天然磁場,地球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會產生電磁輻射;至于人造輻射源,包括微波爐、收音機、電視廣播發射機和衛星通訊裝置等。
電子煙霧的危害
1.熱效應:人體的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熱效應:人體器官和組織存有微弱的電磁場,平時處于穩定和有序狀態,當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時就會受損。
3.累積效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損傷人體后,如果人體沒來得及進行自我修復就再次受到電磁輻射,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
電磁輻射可誘發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變,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會造成傷害,并直接影響兒童的發育,誘發孕婦流產和不育等等。但是,人們生活在天然磁場里,時刻處于一定能量電磁波輻射環境中,有一定的吸收和抵御能力,當電磁波頻率超過105赫茲以上時才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說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的前提是超過一定強度(即安全衛生標準限值)。所以,不必草木皆兵、談電子煙霧色變。
防范電子煙霧小錦囊
戰友們既不能談電磁波色變,將高科技拒之千里之外,也不能視無色無嗅無感覺的電磁波污染于不顧。只要加以防范,就能撥開“煙霧”見青天。
1.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要重視電磁輻射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加強安全防范。對配有應用手冊的信息化裝備,嚴格按照指示規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離。操作通信裝備時,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科學調整訓練時間。
2.安裝屏蔽防護設備。可選用能屏蔽、反射或吸收電磁波的銅、鋼板、高分子膜等材料制成的屏蔽設施,有效防止電磁輻射直接作用于人體。電腦室、網絡控制室等場所可安裝排風設備,不斷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
3.科學操作計算機平臺。操作通信裝備的監視和顯示設備時,應保持人體與顯示屏正面不少于75厘米、側面和背面不少于90厘米的距離,最好加裝有效屏蔽裝置。使用這些設備后,臉上會吸附一些微小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可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我們常用的計算機顯示器輻射強度很弱,對人體無害,不需要加防護屏,品牌機均符合國家標準,自己組裝臺式電腦時,應選用合格的機箱。
4.減少無線電設備使用。打手機時,手機天線頂端要盡可能偏離頭部,觀察到信號接通后再移到耳邊;持續通話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最好使用耳機。
5.合理膳食加強保健。受輻射多的同志每天可按醫囑服用定量的維生素C,或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辣椒、柿子椒、香椿、小白菜、胡蘿卜等;可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西紅柿、瘦肉、動物肝臟等。通過采取科學的飲食保健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影響。
TIPS:電磁輻射源及輻射指數
在生活中,有影響的電磁輻射分為天然電磁輻射和人為電磁輻射。雷電等電磁輻射屬于天然電磁輻射,通信設備、雷達等屬于人為電磁輻射。電磁輻射源包括:
1.電腦、電視、音響、微波爐、電冰箱等家用電器;
2.手機、傳真機及通信站里其他通信設備;
3.高壓電線以及電動機、電機設備等;
4.飛機、電氣鐵路等;
5.廣播、電視發射臺、手機發射基站、雷達系統等;
6.電力產業的機房、衛星地面工作站、調度指揮中心等;
關鍵詞:電磁輻射.防治措施,建議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genera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an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proposal
中圖分類號:O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通信工具、計算機和家用電器等都進入我們的生活,我們在享受現代化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也受到惡化的電磁環境給健康帶來的威脅,經研究證實,電磁輻射污染已成為廢氣、廢水、固體廢物、噪聲污染后的又一新型污染源,已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1 電磁輻射概述
1.1 電磁輻射背景及研究現狀
一直以來,我國電磁技術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因而廣泛應用于節能、通訊、制造、醫藥、科研、農業、軍事等多個領域,而且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作為一種新技術、新資源,電磁技術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諸多領域的革新與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電磁輻射污染,其影響和危害日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1.2 電磁輻射污染的主要危害
隨著電磁技術的廣泛應用,環境中的電磁輻射越來越強,高強度的電磁輻射已經達到直接威脅健康的程度,由此引發的矛盾和糾紛也時有發生。電磁輻射污染產生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體健康。電磁輻射可對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造血系統產生影響;二是電磁干擾。電磁輻射會對電子設備、儀器儀表產生干擾,導致設備性能降低,嚴重時還會引發事故;三是燃爆隱患。電磁輻射能造成易燃易爆物品的燃燒、爆炸。
1.3 電磁輻射環境狀況
目前人們所處的電磁環境狀況主要表現在4 個方面:一是通信基站所使用的大功率電磁波發射系統對周圍電磁環境的影響;二是廣播電視發射系統對周圍區域的電磁環境影響;三是高壓電力系統的布設造成的電磁污染;四是日常電子設備的接觸、利用帶來的電磁環境污染。
2 一般電磁輻射環境的監測
一般電磁輻射環境是指在較大范圍內由各種電磁輻射源,通過各種傳播途徑造成的電磁輻射背景值。一般電磁輻射環境的監測可以參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與方法》(HJ/T10.21996),將某一區域按一定的標準劃分為網格,監測點取網格的中心位置,再考慮建筑物、樹木等屏蔽影響,對部分網格監測點作適當調整。具體的監測工作按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與方法》(HJ/T10.21996)進行。由于環境中輻射體頻率主要在超短波頻段,采用電場強度為評價指標,依據《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選取評價標準。一般環境的電磁輻射污染狀況反映了一個區域在某個時間段電磁輻射環境的背景水平,可以從電磁輻射環境質量、電磁輻射分布規律、污染區域電磁輻射環境特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研究,以此評價一個區域一般電磁輻射環境狀況。
3 特定電磁輻射環境的監測
特定電磁輻射環境是指在特定范圍內由相對固定的電磁輻射源造成的電磁輻射背景值。電磁輻射源是引起電磁輻射污染的源頭,分析、研究特定電磁輻射環境,對電磁輻射源進行調查統計是環境監測工作的前提。采取污染源普查的方式,對國家規定的規模以上的電磁輻射源進行基礎性的全面調查,初步掌握電磁輻射源的種類、數量、規模等基本信息,為環境監測工作提供有效依據。
3.1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
3.1.1 移動通信基站工作原理
移動通信是利用射頻發射設備和控制器通過收發臺與網內移動用戶進行無線通信的。無線通信是由基站接收及發射一定頻率范圍內的電磁波實現的。基站主要通過發射天線改變周圍電磁輻射環境。
3.1.2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的監測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監測工作主要包括監測儀器、監測點位、監測時間、監測技術要點等內容,按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與方法》(HJ/T10.21996),以《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的規范要求為質量標準。主要對基站機房、地面塔、樓上塔、增高架等處進行監測,依據國家《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的標準,所監測的電磁強度值應滿足<5.4 V/m 的要求。
3.2 廣播電視系統電磁輻射環境監測
3.2.1 廣播電視系統工作原理
廣播電視發送設備主要組成部分是發射機和發射天線,基本原理是用將傳送的信號經調制器去控制由高頻振蕩器產生的高頻電流,然后將已調制的高頻電流放大到一定電頻并送到天線上,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去。
3.2.2 廣播電視系統電磁輻射環境監測
廣播電視發射設備的電磁輻射監測條件及監測方法參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和《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與方法》(HJ/T10.21996),對周圍地面點、塔上工作環境、周圍敏感點三個方面布點進行電磁輻射環境監測。依據國家標準《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所監測的電磁強度值應滿足<5.4 V/m 的要求。
3.3 高壓電力系統電磁環境監測
3.3.1 高壓電力系統工作原理
高壓電力系統主要通過高壓輸變電工程影響環境,主要包括高壓架空送電線路和高壓變電站,具有電場、磁場和電暈三種電磁場特性。高壓電力系統的電磁污染主要表現在由電暈放電和絕緣子放電引起的無線電干擾和熱效應、非熱效應兩種生物學效應。
3.3.2 高壓電力系統電磁環境監測
高壓電力系統的電磁輻射監測工作參照《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與方法》(HJ / T10.21996)。同時,根據不同的電壓等級,選取不同的送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為標準。高壓電力系統電磁環境監測指標分別為綜合工頻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所監測的值應滿足技術規范的要求。
4 電磁輻射污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 由于人們對電磁輻射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或環保意識不強, 對環保部門的管理不予配合。
(2) 無完備的監測儀器對電磁輻射污染源和環境中的電磁污染水平進行監督監測, 不能及時為環保管理部門提供科學的管理依據; 同時也不能對產生電磁輻射的產品進行監督性檢測。
(3) 通訊臺站布局無科學規劃, 僅考慮覆蓋使用范圍而不考慮環保要求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并且只在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備案申請, 而不到環保部門申報登記。
5 電磁輻射污染的防治對策及建議
為加強電磁輻射污染的監督、管理和控制, 提出下列防治建議:
(1) 加強環境管理。
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18 號令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GB8702- 88 電磁輻射環境防護規定等相關的法規, 除加強對現有電磁輻射污染源的管理外, 對新建、擴建的電磁設備嚴格按環境管理程序進行申報、登記、環境評價和驗收。
(2) 開展電磁輻射污染環境監測。
盡快購置監測儀器, 在我省電磁輻射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 開展電磁輻射污染源及城市區域電磁輻射環境的監測, 確定重點電磁輻射污染源, 掌握環境電磁輻射容量, 為環境管理提供依據。
(3) 科學布局、減少污染。
由于城市中各有關行業都建有專用的通訊、廣播電視發射設備, 不少處于人口稠密區, 產生的電磁輻射對周圍人群健康具潛在危害, 也易造成電迅障礙, 尤其是機場通訊干擾將給飛行安全帶來極大影響。因此應在環境電磁輻射監測的基礎上, 科學合理規劃通訊、廣播電視發射臺站布局, 防止電磁輻射污染; 對重點污染源要有計劃地搬遷, 不能搬遷的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如安裝屏蔽裝置等。
(4) 制定產品電磁輻射限值標準加強產品檢測。
制定有關產品電磁輻射污染限值標準, 如頻率高的手機、微波爐等產品, 并對產生電磁輻射的產品和用品進行檢測, 防止超標產品的生產、進口及使用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5)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防范能力。